最小可行結構:危機處理模式之後的組織鷹架

▌⑴氣氛優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每個人的生活品質、身心健康。重視關懷、趣味、友善、平和、療癒、信任、團結、共同目標、歸屬感與協調。沒有什麼比大家彼此照顧,並且為一件有意義的事共同努力更重要。
互助、互信是面對未來挑戰的基礎,也是團隊最寶貴的資源。
💞
▌⑵共同決定明確的合作方式團隊成員之間如何合作?共同做出明確的決定,並且定期更新。
在Loomio,每兩週會有一次「回顧會議」,檢視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不好,哪些需要改變。以兩週為週期,我們持續改進、學習,利用組織裡的緊張關係推動正向改變,更新我們做事的方法、流程。如果想要知道回顧會議如何進行,可以參考《回顧維基》。
⚙️
如果⑴和⑵照顧得好,好事就會自然發生。根據我的經驗,以下是一些你可能會碰到、需要解決的組織議題。
▌⑶區隔同步與非同步溝通如果大家用Slack用得很痛苦,我感同身受。
「告訴我你現在對這件事的想法」,這就是同步溝通。同步溝通發生在聊天群組裡、飲水機旁邊,溝通的意義僅止於當下及當時的參與者,無法跨越時間,也無法對其他沒有參與的人產生意義。
非同步溝通則是圍繞著一個主題的溝通,而非一個時間點,像是email,或Loomio上的討論串。通常,非同步溝通感覺比較正式,常見的元素像是:
⌛️ 設定脈絡:「以下是我們目前所知的情形⋯」
📢 徵求意見:「你覺得這樣如何?」
🙌 明確具體的結論:「我們決定要這樣做。」
試想會議逐字稿(同步)與會議重點摘要(非同步)之間的差異。組織的記憶來自於重點摘要,而非逐字稿——重點摘要能讓我們了解過去。有效區隔這兩種溝通模式,團隊就能進化。
「同步」、「非同步」是科技宅的用語,你可以使用自己比較熟悉的語言,像是「聊天著重於回應速度,而email著重於內容反思。」先搞清楚這兩個概念,然後共同做出決定,是否使用兩種工具做兩種模式的溝通:「用Slack即時通訊,用Loomio好好討論。」
📬
▌⑷導入新工具有方法想讓團隊使用一項新工具?注意:比起改善現況,導入新工具更常讓情況惡化。以下幾個步驟,也許能幫上一點忙。
釐清要解決的問題,這也能幫助描繪組織理想的未來。賦予二到三人的研究小組適當的權力,研究不同的選項、蒐集不同團隊成員的需求,最後提出建議的解決方案。共同決定新工具的試用期,大概一到兩個月,以足以充分試用為原則。即時支援不同團隊成員在學習新工具上的需求。準備好提醒團隊成員使用新工具、建立新的習慣。「我們當初同意這樣的溝通要在Loomio上進行哦!」試用期結束後,評估新工具是否對造成正面影響。🔬
▌⑸維持穩定的工作節奏如果你已經習慣「隨時待命」的工作模式,那麼找到穩定的工作節奏,會讓你好過很多。「週四是例行會議、週日週一關閉訊息通知、策略會議每月舉行、每天早上十點工作進度會報。」
穩定的節奏能讓決策能變得更有效率、每次討論的議程更清晰、分工授權更為可靠。
🎵
▌⑹區隔戰術和策略「我們這週要做什麼?」「我們今年要做什麼?」前者是戰術,後者則是策略,兩者都很重要,但不能混為一談。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