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g0v.social

該來的還是會來... 這樣說起來,Google 不做,別家也會做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37453-google-updates-ai-principle

如果本宇宙的時間線無可避免的要推向大國之戰,甚至陣營站隊之戰,只希望 AI 科技的加入是讓戰爭發生後可以更少平民傷亡,不要像現正發生的以阿、烏俄這樣慘絕人寰。

之前蒐集的 AI 用做軍武的一些討論
https://g0v.social/@jimyhuang/112954219499949348

#練習說說有趣的事

今年年假特別的長,長到開工後,有人忘記登入筆電 Windows 的密碼,來跟我求援。

幫忙試了各種方式都無效,弄了兩個小時,我想也是,不然路上撿到電腦的人不就可以看光電腦內容了?決定恢復原廠設定解決這一回合。

我這輩子從來沒想過會忘記開機密碼,更不用說忘記的原因是放假放太久,假期長到回來要重設電腦才可以開工,仔細想想,是多麼讓我期待的一件事啊

但即使做著美夢,今天一早起床,還是立刻去設定 Windows 開機密碼跟微軟帳號連動,心裡很抗拒,但這樣才可以透過忘記密碼來恢復登入~~望週知~~

介紹我今年的新夥伴,巨大麻雀,小名大麻,從綠世界攜出,每次看車子後照鏡都覺得心情極好。

幾年前意外參加了 ebird 的數麻雀挑戰,但只挑戰了一次眼睛就脫窗了,數量多到數不完,幾年後終於找到了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一隻抵20隻。

#練習說說有趣的事

過年前看《物怪 唐傘》,是此身印象最深刻的動畫,沒有之一,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視覺風格,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接受的敘事方式,但觀看的當下讓我目不轉睛無法離開畫面,應該是一種成功吧,故事的最後也滿令人深省,是個關於女性的故事。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580574

過年時去看了國家地理雜誌辦的《女性經典攝影展》,即使我對場地佈置頗有意見,但展出的內容的確精彩,喜歡人像攝影或是想了解傑出女性的故事,以及某種程度可以透過歷史影像去窺探為何有女權運動的存在,還算不錯~~心得就是人像攝影有夠難,看完就懂得不要去碰了

https://s.opentix.life/p/P22994bb9

悲報,雄心壯志安排好連假要完成的事情,只完成了10%,然而連假只剩下一天

Common Snipe (田鷸)
Gallinago gallinago
https://ebird.org/species/comsni

It's fascinating to see their long, beak probing the water like a straw. True to their name, they do 'snipe' underwater to catch earthworms, although it's amusing how disproportionately long their beak is.

The beak looks like a thick straw used for drinking Taiwan bubble milk tea.

📷 Canon PowerShot SX740 HS

#birdsInTaiwan #birdsofmastodon #birdwatching

好文:《從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看「監控絲路」的興起》

https://whogovernstw.org/2020/10/19/putsai1/

記,DeepSeek 帶來的能源節約應該是重點,另外的想法,當 AI 能源瓶頸改善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只會更大更快了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1-28/deepseek-reveals-how-badly-us-energy-industry-needs-ai-demand-for-growth

今年過年姪子吃飯玩耍中,突然衝出來大哭,我還在笑說怎麼吵架哭成這樣,結果事實證明我這個叔叔真的有夠蝦,小小姪子用佛祖K了小姪子,頭上破了一個洞鮮血直流,讓我笑到一半立刻嘎然而止,年夜飯在等待急診渡過 ,最後幸好只是皮肉傷。

更崩潰的是,兄長和嫂嫂急忙帶著頭破血流的去醫院,留下兩個小姪子,三個大人忙著應付兩個小鬼根本手忙腳亂,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控制他們,也因為剛才的意外害我看什麼都覺得危險。

新的一年祝大家平安最重要,也讚嘆每位家長的心臟和能量。

紀念一下斷頭的佛祖,和滾到他腳邊右的頭,場面太過震撼先上傳糊一點的照片。

雖然活動結束了,不過感覺之後還有機會再度遇到《氣功・音樂會:當氣功師父遇上音樂宅女》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1021432391548656800

今天再度去參加了朋友工作室的活動:氣功・音樂會,當然是因為有電子樂的關係,不過這場體驗非常有意思的是,這種神奇的跨界,親身體驗還真的有些道理。

一開始氣功師(有點厲害)帶大家呼吸,從丹田想像氣流過脊椎,然後到腦袋後希望能循環回到丹田,氣功師有聲明初學者很難第一次就完成,所以這樣呼吸了5分鐘來看看大家有沒有「氣感」。氣感有了,才有機會有接續的通氣的可能。

自己當然是那個沒有通的,而且還呼吸不順,但有一個前所未有的感覺:背部一大排氣往上湧到腦袋(然後暈眩 )。

後來問氣功老師才知道是沒有把氣凝結,加上脖子不通。

然後音樂的部分來了,唱著梵音配著氣,還真的有些效果,讓氣感更充沛,也讓我對音樂有非常不同的感官體驗:原來身體也是音頻的一部分。

後面當然是有期待的電子樂啦~🤟~不過這前面這段,真的是滿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