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from g0v.social

文章也是滿不錯的

“You have 18 months”
The real deadline isn’t when AI outsmarts us — it’s when we stop using our own minds.

https://www.theargumentmag.com/p/you-have-18-months

每週討論的 AI 新知,總是有機會聽到同事分享有趣的想法,今天同事分享了一篇討論 AI 讓人們失去一些深度思考能力的反省文章,分享後我就出了一個投票題,問問大家碰了兩年的生成式 AI,自己覺得有什麼變化?(複選)

- 變得更笨了(2)
- 變得更聰明了(2)
- 覺得失去了 ___ 的能力(2)
- 覺得學到了___ 的能力(5)

很訝異的是,大家都覺得學到了或多或少的東西,尤其寫程式整理專案流程, script 來幫助影片處理,規劃主題好讓自己做分享,研究主題來確認自己知識,看大家跨出自己原本的技能樹,在同樣的脈絡下用不同技能產出新東西,真的很有意思。

但檢討之後,也有人講了很有趣的比喻來表述現在變懶惰的狀態:就像洗衣機還沒發明時,會願意用手洗,但現在根本不可能回頭再用手洗的方式洗衣服。

AI 依賴看來就是進行式,排除了幾萬個個缺點之後,好像也沒有這麼恐怖,就是得接受他吧。

記錄一下幾天前如電影情節的夢境。

在韓國被邪教糾纏,男女主角在一個渡假的地方越待越母湯,隨著參加古文物解說的活動,發現到這個古老信仰組織,其實是特殊的變身一族,邀請人類去玩,其實是去血祭,而後他們就會有人變成動物的能力,親眼還看到剛剛櫃檯賣票的不見了,有個動物走過去,然後遠遠都看發現他從動物變成人。

但女主角不是省油的燈,以前是特務,看到男主角被迷的魂非首舍的樣子,還有餐桌上的食物太詭異,明明下午五點卻吃著盛宴的宴席,覺得苗頭不對拉著男主想要離開渡假村。

好不容到村口有一堆計程車,但看起來車子也受控制,故意不安排他們上車,然後就出現了教友從一旁的公寓下樓,可見監控很徹底,親友攻勢問候為什麼要提早走,還好事先說好女生不舒服要先回家,還被勸說要不要不舒服直接住在她那

勸說不成拿了個對講機,說頭頭女要跟我們說話,談話內容毛骨悚然,若我們住哪都知道,稍後要去「關心」我們,只好糊弄他們拔腿就跑,逃了兩條街看沒人追上來,沒想到為了不讓我們離開,他們把我們身旁一整排街道的房子爆破了~車子都飛了起來。

終於找到一台被爆破但還能開的車子,把人拉下來,往藏匿點飛奔,開車長揚而去~~(故事終)

from Feedly

A small number of samples can poison LLMs of any size

In a joint study with the UK AI Security Institute and the Alan Turing Institute, we found that as few as 250 malicious documents can produce a "backdoor" vulnerability in a large language model—…

Disrupting malicious uses of AI: October 2025

Discover how OpenAI is detecting and disrupting malicious uses of AI in our October 2025 report. Learn how we’re countering misuse, enforcing policies, and protecting users from real-world harms.

成果專區-精彩報導內容|IGER

東吳大學哲學系陳奕融老師負責的「思維方法」課程,是該校大一學生的共同必修科目。作為一門以邏輯和批判思考為核心的課程,它在AI時代面臨著特殊的挑戰。陳老師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解釋邏輯教育的本質:邏輯訓練就像體育課中的體能訓練,看似基礎甚至枯燥,但卻是所有高階技能的根基。正如運動員需要紮實的體能基礎才能在專業項目中表現出色,學生也需要邏輯思維的基礎訓練,才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進行更深層的思考。 然而…
j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