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g0v.social

很高興看到APP作者即使面對湧來的惡意能夠挺住,換作是我,可能也不一定可以用健康的心態,處理這種對待自己善意湧來的匿名指責。

也看到伸出援手的各路好手加入 Open Source 開發,平台出現了聲明說明清楚他們選擇這樣路線的緣由,乍看之下好像直接的抨擊讓事情更好了。

是這樣解釋的嗎?

我倒覺得是作者的善意,願意虛心檢討,讓更多人願意伸出援手協作,他選擇了inclusion的態度大幅轉變了這件事的危機,而非抨擊者叫大家千萬別用那種exclusion的態度。

然而,我們身在 AI 程式碼爆炸成長的年代,這類事情一定會越來越多,在越來越複雜的環境裡,可挑的毛病不會更少只有更多,一切加速的世界裡,(資訊)危機出現的頻率只會更多更大。

但我覺得,面對良善意念的時候,社群媒體上那種隔岸觀火般的嘲諷和謾罵,先指責和惡意優先的話語風氣,真的不是什麼好的社會動能。

我們可以選擇的是態度

面對善良意念時,我們能夠選擇了解後,實質伸出援手後的建言,而非躲在螢幕後的抨擊,我想這是身為人的良善,能夠有的基本態度。

鏟子英雄專案網址(未細看)
https://github.com/shovel-heroes-org/shovel-heroes

十幾年前莫拉克風災有去當志工,災區的資訊絕對混亂不堪,而個資保護是所有緊急事情之後,排在很後面的順位。

那時候沒有Google表格,更沒有 AI ,也沒社群平台擴散,網路詐騙和網攻是萌芽產業,智慧型手機是稀有品,災民名冊要用手寫後電腦登打,志工彼此的電話甚至暴露在網路上。

前陣子搜尋時的確發現十幾年前我當志工的個資,包含姓名和手機,的確還是暴露在外...

也因此看到這次有熱心幫忙的志工做了平台,被網友言論攻擊個資洩漏,我倒覺得在緊急/繁瑣流程的取捨,選擇緊急來作為應變倒是挺正常的,畢竟是為了小區域小社群做的應變產物。

但很可惜的是,現在網路世界已無法這樣思考,放上網就表示得面向全世界的惡意,現在網路環境任何人都可大肆評論,抓住一個點就可以不用溝通,直接抨擊的方式來指責,這樣的話語成為日常習慣後,做事的人放上網只是輕鬆的面對全網惡意(即使仍有善意,但那真的足夠嗎?)

而黑色產業鏈從資安攻擊、個資蒐集到詐騙完整的成形,對小區域單純的善意已經無法應付全網有心人,即使認同幫忙的心,仍覺得現在網路APP要處理的事情真的變複雜了,創作者可以擴散的管道變強,但無形的成本也變高了。

內容警告:微劇透

終於在一連串的指引下,完成了第三次磨針,立刻去打之前怎樣都過不了的車輪戰,結果才試了兩次就過了(那我之前到底在幹啥)。

頓時失去了目標,在一個好窮好窮的概念下掙扎中...

相信任何災難後的悲劇都是大家不想看到的,不過看到災難後,我覺得可以選擇的是態度。

***

有人當災情發生後,就開始批評怎麼不及早處理,怎麼沒人管,都幾個月了,只監測根本是不作為。

到後面搞清楚狀況後,開始批評為什麼撤離不力,資訊不清,人員怠惰。

捐款資訊出來時,批評賑災基金會是酬庸法人,捐給他們不如不要捐。

當台灣開始湧入人員去幫忙時,開始批評這些人去玩玩,一下就走了,最後還不是都靠國軍和慈濟。

當資源要送進去被擋時,批評網紅想紅,不是真心想幫忙。

***

以上真人真事,由同一個人輸出,不禁讓我想,是什麼(網路)環境下,讓我們很習以為常的傲慢,可以用鍵盤批評表達參與,可以對真實世界參與的人無感,可以讓人性剩下自大,抹滅路程中所有盡責盡力的人。

罵人叫做監督,對所有事情懷疑是監督的開始,辯解叫做言論管控不准罵,進而在網路上彼此互罵攻訐懷疑。

這樣的社會是我們要的嗎?

下午的陽光,搭配空總空間,街拍攝影展真的有一種完美契合感

冷氣不夠強大概是唯一的狀況了~

TIPF 台北國際攝影節

I suppose my photographs are of things I don't want to forget

My instinct tells me that they are important

They are quiet

They demand no attention

They are not empty

by Robert Frank / Clark winter

『不必成為太陽,在需要時成為光就好』

原先覺得這句話好像在對我說,萬萬沒想到,寫下這浪漫文字的背景,是有點憂傷的故事。

這藝術品是為這棟藝術館「金馬賓館」的創作,每一塊文字,都是當時823砲戰在高雄要坐船去金門馬祖前,士官會在金馬賓館做最後一晚的招待,因為可能回不來,士兵留下在賓館的最後的家書或文字。

或許某種程度上,為了國家,為了土地,這種情懷也是某種浪漫的展現吧。

攝於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 金馬賓館

我覺得沒有關卡,沒有明確指名方向,卻可以隱晦的讓玩家很快知道下一步可以做什麼,真的是很用心的地方(想像究竟要花多久來構思、實作、再重構各種不順地方)

回憶起來艾爾登法環,只能用肉身見血試驗啊...

絲之歌運動傷害之,打一個王打了4.5小時,早上起床打,等高鐵打,坐高鐵打,到台北打,早上起來再打...

心理素質太差,但終於在剛剛完工了,可以好好上班了

In #silentsunday, watching photos of 森田恭通 in Alien Art Centre.

#silentsunday #kaohsiung

今天碰到真人還是直球對決了幾十分鐘,沒辦法我就是這種挑戰溝通的人,即使現在不相信對話可以達成什麼思想交換,但談話可能是讓彼此不會相離太遠的催化劑。

問了一下彼此最近政治事件的看法,很誠實的交流後,果然是個訊息資訊完全不在同一個圈子的狀態。

但是,可能設身處地有幫他想了一想,還要這樣深的參與政治的話,不顧資訊真偽做法難免會回力鏢,只能說用最大善意提醒了~~

講了講光譜寬廣,也講了講近期世界走向難免得做價值選擇,以及在社群媒體演算法螺旋中,我們還是有的選擇,選擇了什麼價值決定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不希望做自己討厭的人...

人類真是複雜

當一個人想吃冰淇淋,碰到買一送一時... 大家會怎麼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