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g0v.social

說到努力,藝術家其實往往也得因為自己的作品
在島上努力好一陣子,甚至好幾年

大島的島嶼北邊本來是一塊沒有開墾的地方
但島上從20世紀初就開始把漢聲病(痲瘋病)隔離在小島上
1933年,在島上年輕輕症患者集結下
手工開墾了一條環繞小島,可以散步的步道
島上的男女,可以避開他人視線,到一個可以展望海景的地方約會
這條步道稱為「相愛之道」

當時的患者,在島上沒有發展親密關係的權利
被汙名化的漢生病,讓隔離患者結婚必須結紮、懷孕必須墮胎
從隔離的角度來看這段歷史,這名稱又特別的耐人尋味

在2019年,藝術家鴻池朋子得知了島上的歷史
前往島上覺得這麼窒息的「隔離島」氣氛
往北邊山徑走去,才發現原來有荒廢的小徑一直座落在那裡
修復這條小徑後,為這小徑加上了幾個遠望家鄉距離的地點
走完這條小徑大概得花30分鐘,路上都是茂密的灌木林
很難想像當年怎麼徒手開墾這條小徑的患者
也很難想像藝術家怎麼復原這條小徑,用了多少氣力
2019至今,後續花了數年怎樣的維護
無論是當年被污名、委屈隔離的患者
還是想要為這段歷史、修復步道的藝術家
都非常努力的生活著,我才有辦法走到這段意義深遠的山間小徑

(3/n

犬島上的咖啡店前面放牧幾群雞,吸引我好奇拜訪
果然,這些甜點就是用前面的雞生的蛋製作的
底下的黑色果凍,也呼應犬島美術館那些黑黑的銅渣磚

在這個幾乎快沒有居民,但有一個美術館在的小島
老闆夫婦兩人翻修了凋零的古宅,賦予整個屋子新的生命
用心烹煮的義大利麵,自製麵包,小島上物資並不豐富,但還是很用心的融入當地食材,藝術品之外,「努力生活著」的感受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Uki Cafe
https://theminoritylife.com/ukicafe/

(2/n

這兩年常常就一下子規劃、出發,找個理由出發去一個地方旅行
國內,國外,大城市,小鎮,野外,還是近郊,與朋友,與自己

其實想想,這麼喜歡往外跑,好像很青春
回國後跟朋友聊天聊到,有點年紀或經歷後
跟以前出國時,看到的東西變得很不一樣
以前喜歡出去體驗新事物,去一些Tour,留下難忘的回憶
現在這個時期,反而更多是在看著別人怎麼精彩的過活
很多人說,透過旅行找尋自己
我覺得,要找到自己,也得看得見其他人,不只看到自己
而旅行最容易的,就是看著其他人怎麼努力

這次重訪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也算是非常不同的體會
沒有既定行程,每天早上選一個地點就出發去看看
搭的上最近時間的船就搭上去,找到以往沒踏足的小島上
想辦法待上一整天,再搭船回來

然後慢慢的走訪島上的各處
有藝術品的地方,沒藝術品的地方,不打擾當地人的地方
找到在地經營的店家,買點零食,午餐,飲料
畢竟藝術祭的初衷之一,其實也是活絡這些人口凋零的島嶼
藝術家的作品都很有意思,但讓我體會更深的是
每個小島的人們,都用盡心力在過活著

(1/n

「國寶」真的不錯看,大概有種讓日本電影平反的感覺

今天一早,7點多的公車,我老早就去站牌等,深怕錯過。結果看到公車來前10分鐘,屋主騎腳踏車來站牌巡視,看看我有沒有等錯地方,真是讓人有點感動。

等車時閒聊,讓我趕緊問問很好奇的,因為知道他以前住在大阪,現在搬來這個夜間就非常安靜的小鎮,已經很多年了,他如何適應這樣的生活?

他想了想說,覺得開一個 Guest House,還有一個停車位,讓他每天都很有事情做,慢慢就習慣了。

我想到自己也有一個鄉下地方的住所,也是在一個安靜的地方,我就跟他說我很難想象我住在一個小鎮裡生活,因為台北還是很多有趣的事情。

也滿認真的想了想怎麼回覆我,後來機場巴士來了,他就留了一句話,大城市,小城鎮,都沒關係,就是個生活型態(Live Style),喜歡就好了,匆忙跟他握手上了巴士在想,大概就是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相對滿重要的,看了屋主的塗鴉和免治馬桶使用說明照片...

看來他也的確像他說的,滿喜歡他現在的生活型態。

令人期待(?)的布丁獵人系列來了。這次選手也不少~

由下往上分別是

1.Glico奶油布丁
喜歡化工綿密奶油甜膩的人首選

2.道後紅蛋特選布丁
其實不錯吃,雞蛋味足夠一些,但還是只有甜味

3.粟原先生的分享:想和你一起吃的卡士達布丁
只有牛奶味,不合個人口味

4.OHAYO焦糖烤布丁
有糖味,但沒有焦味!稍嫌特色不足的布丁

5.7-11濃厚雞蛋布丁
意外的合我口味,CP值高,可以說,雞蛋味足夠的咖啡苦焦糖+義美布丁,太意外成為此次中選!而且來不及拍就吃完...

6.OHAYO...牛乳
看不懂日文的我買成奶酪,請略過

7.森永、烤布丁
還滿好吃的,可能跟7-11不相上下,質地更良好

8.淡路島烤布丁
此次唯一有特別產地的布丁,質地堅硬,口感不錯,但缺乏一點特色,是個品質優良,CP值很好的雞蛋布丁

結論:想要吃從來沒吃過的化工口感,請務必試試Glico奶油布丁;想要吃雞蛋濃郁的日本味苦焦糖布丁,7-11雞蛋布丁可以先入手試試看!

#布丁獵人

在日本觀光區,滿難找到一個可以安心待著的工作地方,而且開的時間又夠長,最好要有 wifi...
結果遍尋咖啡店都是一些觀光景點,拿出電腦來好像真的很不會閱讀空氣(望懂日本的人多指點一下)
最後找到這家下午就開,沒什麼人的琴平在地精釀啤酒「吞象樓」!

現場就擺了三大桶的啤酒釀造桶,意外是個可以讓我一邊品嚐各式啤酒,在下午安心上工處...

近幾年幾次出遊行程,都覺得7~8天是一個「夠了吧」的門檻,開始思考出來旅遊究竟有沒有這麼喜歡在外面流浪,心生想要回去的念頭。

不過好像撐過8天後,又會有不同心境,可以再開啟下一階段的旅程,用不同方式。

不過真正得面對內心的是,旅程總是會結束,漂流的自我在找尋什麼,要如何找到真正想要停留處,旅程的離開是暫時的,還是邁向另外偉大的冒險。(想要的景象又是什麼?)

以為不停的景象變換可以帶給心中意義,但想想,意義一直在那裡,只是有沒有感受到,用己身原本就存在許久的力量去看而已,再多的快門,再多的存檔,也比不上一瞬間烙印在心中的畫面。(那又會是什麼畫面?)

又以為在一個景象就是那樣的詮釋,但隨著觀看的自己有不同的心境,固定的景象乘以變換的時間,停留的結果也是無限的。(那前行又是為了什麼?)

(拍攝自伊吹島 - 伊吹之樹,象徵子宮、誕生、無限循環)
#timeless9b

高松Bar足袋的調酒師聊到我要來琴平,他就推薦琴平唯一一家酒吧:Don't Tell Mama,是難得的 威士忌吧!

一樣都先一杯Whiskey Sour,調酒師用了Chivas Regal 12然後過清酒桶版本,根本就是苦茶!茶味Whiskey Sour第一次喝到這麼順口的,覺得功力很了得。

問問他怎麼蒐集到這麼多威士忌,原來剛開始時只有一百支,現在累積到四百支,且自嘲說他有一堆酒但沒有錢!透露了我是台灣人,他立刻說他去南投和宜蘭買威士忌,這傢伙果然會因為酒而沒錢啊~

更好奇這麼傳統的小鎮,他是怎麼開始有一家酒吧?結果是COVID-19 ,才25歲就沒工作,決定回鄉開始,2022年開到現在,現在29歲,看來應該是能夠活下去(只是沒有錢!),開店之後覺得年輕世代願意回流對這樣的地方很重要,總覺得是個對 Whiskey 充滿熱忱的酒館老闆...佩服了起來。

第二杯的Old Fashioned,則是用一點點新鮮水果榨汁入酒,每口都有果香,卻不影響口感。

聊到酒吧名字他認真的說道,威士忌私釀歷史讓他想到這個名子,除了不可以跟媽媽說喝酒外,另外的雙關希望讓大家記得這是一間威士忌吧!

剛剛跟屋主聊天,他非常開心的秀出來台灣各地的狐狸照,問他喜歡洗出實體照片是為什麼?他說這樣比較容易給別人看到!!(原來很想給別人嗯看)

再多問一下,才知道他原來是大阪人,六年前搬來這裡開 Guest House,這些都是那是才開始的興趣。

至於為什麼是琴平,他小時候祖父母是琴平人,也因此他對這裡有印象,但這個房子不是家裡的,他跟房仲買的老房子,到處整修成現在這樣(真不簡單)。

再問他喜歡當 Guest House 主人嗎?他說很喜歡~~

真是個有趣的獸人族...

今天第七天,跑了第五個島,攝影的眼睛開始疲乏了。

不是因為島的景色不好,而是因為島上景色太多是想要的畫面,反而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對焦了。

伊吹島真是個讓人放鬆的地方,走在路上就像是一個平常的島嶼,對,平常。

如果沒有展覽,沒有藝術品的小島日常是什麼樣子,大概就是伊吹的樣子,有土產讓觀光客買,有當地人坐在車站前抽煙,有髒亂,有漁港,有混亂,有整齊,有神社,有遺跡...即使這麼小的島,因為離陸地很近,也還是活的好好的。

藝術品進駐應該是錦上添花的感覺(別誤會,作品都非常優秀),我想這就是伊吹島,在這裡真的是感覺可以悠哉的待上一天也沒問題,大概只會被貓打擾吧...

圖:被貓心電感應到我不吃魚(哪裡的漢堡還附小魚乾..)、去買可樂記得蓋便當蓋,回來發現便當盒被咬兩顆洞、百般掙扎許久還是屈伏給他吃、結果上工過程被陪伴了

選擇住琴平,因為看到這間老房子,屋主住在二樓,是個有禮貌,又熱情,會說中文英文的大叔。

聊天聊到房子已經55年了!!

不過令我驚訝的不是屋齡,是屋主的興趣,戴著狐狸裝到處拍照的有趣人類(?),整面牆都是瀨戶內海各島嶼他的狐狸身影 🦊

最後介紹完屋子後,還相贈了自製毛巾,上面當然印有狐狸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