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觸不少孤獨的靈魂,在聽這些人的想法,常常不知不覺就扮演起訪談者,聆聽者,詢問者,求解者。
好為人師的人,很快的告訴我可以怎樣做;喜歡講述自己的人,則一股腦把人生經歷倒出來在咖啡桌或吧台上;想要發表意見的,會用很多力氣在把自己的見解放出來,甚至有些激動;也有生疏的客氣的,小心奕奕探索彼此近況界線;講到自己熱情事務的人,甚至連原本結巴講不出來的話語,都順暢了起來。
可能我一直對人有濃厚的興趣吧,都坐在彼此對面了,不趁機多了解不是太可惜了?
或許,我有這樣的能力或能量,讓安全感釋放在彼此之間,好像可以跟我多講一些想法也沒關係。
可是我應該要輸出自己多少,對方是有興趣的嗎?常常在聊完後思考這個問題:人們像我一樣,對他人的靈魂真的在意,和想要碰觸嗎?
還是人們其實能有個安全地帶,把自己放出來就很開心滿足了;而不是真的想要碰觸了解每個孤獨的靈魂獨特的地方?
心中的畫面,人們大概就像是宇宙的星體一樣,願意隔著太空發光,但永遠有引力來避免碰撞,大家都在一個安全而孤獨的距離,也深怕星體碰撞之後,會讓什麼星系毀滅的災難發生吧。
孤獨,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情了,但不過就宇宙毀滅,怕什麼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