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g0v.social

光是每年一定時刻不能聊天發言、修改暱稱、留言給其他人、寫公告、簽名檔、景點關閉、系統維護...

這不就更激起好奇心了嗎?

近期雜感,社會運動和做報導的終點,還是滿不一樣的。

社會運動還是有其想要達成的終點,前往這個終點時使用的手段,少數時候不曝光比曝光來的容易達成,私底下比公開來的容易,不逼迫政治表態比逼迫政治表態來的有機會,即使手段不是最佳,但到達社會或制度上的變革,畢竟還是主要任務。

報導在呈現某個面向的真實,為了讓聲音出現,為了讓事情獲得解析,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看見,為了讓政治人物可以確切表態,可能報導本身是支持這個社會運動,但報導的「終點」差不多就在這裡了。

報導會不會幫助社會運動更好?我覺得基於終點的不同,很難說是幫助運動多,還是傷害運動多。特別是牽涉到推動方掌握的戰略解析被公開談論時...

Cloudflare 鬼故事又一樁,原始貼文下面留言也滿值得看

Cloudflare took down our website after trying to force us to pay 120k$ within 24h
https://robindev.substack.com/p/cloudflare-took-down-our-website

Hacker news 上討論就有點雜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0481808

看到這些願意站出來的年輕臉孔,全體同聲朗誦著📄 蔥師表,幾位老人家堅定的站著整場拿著長達五公尺的書法,一邊念一邊笑,算是今天最黑色的幽默。

回過頭想想,覺得政府還是得好好搞定少子化,居住正義,才不會辜負這些年輕臉孔。

這時候的年輕人,三年、五年、十年後,人生階段進展到不同時,又會面臨到不得不做的政治選擇考驗了。

但首先還是要先有選擇的機會啦~

最近鳥類 8+9 台灣藍鵲有點紅,上次去日本有帶個藍鵲徽章做國民外交,質感非常好~~也因此獲得跟當地阿依努額外合照的好機會

https://www.pinkoi.com/product/WzEnVyG5

看到訪談中國人的影片,其中一段講到清零,特別有感觸:

「對(清零)政策的恐懼是,把所有人拉出去快篩,不是更容易感染嗎?他整個(政策)是荒謬的,所有人都知道,但沒有人可以改變他,這種(對政府)的恐懼就更深。」

換做在台灣,是不是恐懼不知道,但至少是憤怒,要趁還可以憤怒的時候憤怒,而不是只剩下無法改變時的恐懼。

今天有個大學生上中山南路大聲公發言,口齒清晰,發言條理,邏輯清楚讓人深刻。

上台先說抱歉遲到了,因為前一週都在思辨究竟什麼訊息是對是錯,不願意為政黨站台,一直沒有辦法說服自己出來,但後來他終於想通了:那些碾壓民意不討論立法的人,一直拿著民進黨如何碾壓當作擋箭牌來反駁。

但是為什麼以前是不好的,你現在還要比他更爛,然後一直說以前一樣爛?人民選你不就是希望你比之前的更好,但現在比以前更爛,卻要我們吞下去。

所以他後來醒覺了。

--
不百分百認同,但醒覺,然後敢站上台講這些心路歷程,其實就很棒,我覺得跟十年前還是滿多不同,我有大力鼓掌。

剛剛現場宣布破十萬,推薦觀看法白上宋易修律師的分析,通篇精闢,個人感覺,寫這個分析花的功夫,搞不好比那些爛法條產生的功夫還來的花氣力,作者還自請其他律師朋友審閱。

《國會改革系列:你真的看過條文了嗎?一條條拆解,評論國會調查權的修法!》
https://plainlaw.me/posts/Review-of-Parliamentary-Investigative-Powers

昨天下意識的拿一件很黑的睡衣出來,要睡的時候才發現居然是這一件 T-shirt,十年後還是這麼新。可惜英文有點不合時宜,不然就明天來穿出去~

突然回憶飛奔而來,當初送我這件衣服的朋友(?),後來被起訴強制猥褻,還掏空了信任他的公司,騙了信任他的朋友,數回去當年有不少紅極一時的社會焦點人士,後來都逐一讓人破滅,包含現在在立院的這位。

昨天跟久未碰面的朋友聊到這幾年社運很沉寂的原因,很難逐一道來,沉思後想想,或許,真的是或許,人們在運動後的受到傷害還是滿多的,多到數不清。

但這樣就可以阻止我們在關鍵時刻發聲嗎?

5/21在現場看著主持喊「十年前來過的舉手」,看到身旁一堆極為年輕的面孔一一舉手,讓我嚇破了膽,那些年輕臉究竟是多小就政治啟蒙了啊,如果那時候有運動傷害,那傷最重的年輕的心,到現在還願意重新為了這個 entity 往前。

這些傷痛好像無法阻止我們發聲

趁著站著沒事,想起一些往事。

在前兩年有機會跟立院大黨的立委交談,人微言輕,不過還是斗膽提了一些直球問,為什麼他們沒有想立一些保護民主、人民隱私的防禦性法案,以免被有心人士上台後濫用,例如我們最怕的數位監控。

當下我有點忘記,大致得到的回覆是,如果被有心人士得權,他們還是可以推翻這些法律,以及立法程序非常困難。我自己是沒有對這個答案滿意。

快轉到現在,大概也某種程度映證兩邊說的:

還是得防禦,不然那個什麼舉手表決,還有不用討論可以硬上,鑽立法程序漏洞的可以被有心人利用,不列防禦條款或規則,以後最大黨都這樣硬上就好了,人民哪有力氣天天上街頭?

以及得權後,心術不正的人真的什麼作為都可以,只要沒有下限,就有數不盡的漏洞,當初怎麼會有人想的到黃國昌會用無下限方式強上法案?當進步公民想要一堆漂亮法案時,誰又會想要防禦這種程序上的冷門項目?

當然,我後來才知道立法這個專業,多數是由執政方來提法案的,可惜立院自己的國會改革,最後交給了這一任到現在這樣,看了歷史才知道原來民進黨當時是爭點過多躺在委員會...

在這裡待了1小時,因為下班人潮關係,人大概漲了一倍,規模大概是青島東路從立院門口到中山南,完全擠不進去約100公尺,以及中山南從少少人到現在滿了500公尺。

有些人說,這些政黨只不過在政治攻防,彼此攻訐,何必去關心湊合?我自己是覺得,當攻防為了政治利益把人民當祭品,無論什麼政黨超過了底線,這時民眾就要表態,方法之一就是站出來到現場。

這也是我覺得要來現場的原因,即使踏出公司的那一步狂風暴雨,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樣,來這裡站著聽不到什麼還是得站出來。

至於什麼是超出底線的事情,可能就得平時就關心政治,才有辦法辨識:什麼作為是破壞體制的危險作為,又什麼是創造福祉的健康爭論...

今天的標語是「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其實算取得不錯

剛剛在一個遊戲的劇情中,傭兵同伴談心時,說到他爸爸是個法官,在場12個法官都知道要看情勢來判決,所以一個殺了兩個妓女的貴族,被這些法官宣告無罪,只有他爸爸頑固堅信要有「正義」,判了這個人要付出對應刑責。

而後,他們家在當晚就慘遭滅口,父母和兩個小弟都被殺,只有他和妹妹因為偷偷溜出去探險沒遭到毒手,自此他就完全不相信那套正義之說,埋怨他父親為什麼要堅持頑固的正確想法,難道看不出來權勢?

然後他說「諷刺嗎?但完全沒有必要為這種事情生氣。」

目前長大之後的他,認為這個世道就是這樣運作,沒有正義來決定誰應該生和死,只有決定,然後承擔後果,而且那些爭取「為了讓人類更好」的理想都只是無意義的,為什麼?因為人類裡頭充滿了笨蛋,無論你怎麼努力追求更好而活,這個世界最後都可以輕鬆被笨蛋摧毀。

講到這裡我已經很有既似感了,居然
出現了兩個選項給玩家選:

「所以你認為你爸爸應該要完全不作為才對嗎?」(看看對方怎麼回)
「很抱歉我必須這樣說,我認為你爸爸做了正確的事。」(先說自己的判斷)

諸位會怎麼選呢?

所以你認為你爸爸應該要完全不作為才對嗎?
很抱歉我必須這樣說,我認為你爸爸做了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