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g0v.social

筆記:歐洲的乾旱+高溫帶來了電力問題,除了水力發電因為缺水,受影響的還有太陽能光電(太高溫效率不佳),核電機組無法運轉(因為沒有水冷卻),法國也因此停了一半的核電廠。

"Once the water in the rivers is very low and very hot, basically you have to stop cooling down nuclear power plants. That's because the water that's released is dangerous for fish and other species in the rivers," said Prof Sonia Seneviratne, from ETH Zurich.

The French government is now allowing some facilities to release very warm water back into the rivers, as a temporary measure.

https://www-bbc-com.cdn.ampproject.org/v/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62524551.amp?amp_gsa=1&amp_js_v=a9&usqp=mq331AQKKAFQArABIIACAw%3D%3D#amp_tf=%E4%BE%86%E6%BA%90%EF%BC%9A%251%24s&aoh=16605420535095&referrer=https%3A%2F%2Fwww.google.com&ampshare=https%3A%2F%2Fwww.bbc.com%2Fnews%2Fscience-environment-62524551

結果沒有一刀斃命,就被閃避掉了啊...
然後這個訊息一直在英文圈傳,真的很慘,主辦方不打算一開始、接續好好把聲明弄清楚嗎?
--
對於台灣世界同志遊行籌備委員會的決定,InterPride也在聲明下留言指出,有建議活動名稱可以用WorldPride Kaohsiung, Taiwan;不過,台灣世界同志遊行籌備委員會聯合主委阿古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反駁InterPride的說法,直言InterPride從未給過這個選項。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53539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追了一下 WorldPride 2025 台灣退掉辦活動的事件和 InterPride ,主要是台灣方退出的聲明不夠清楚讓我疑惑,為何 InterPride 這種同運組織需要理會中國,以及年年辦的 WorldPride 都是根據城市命名,為何台灣要讓對方破例。

目前所謂的政治壓力,感覺比較可信的說法是 InterPride 會去諮詢聯合國要怎麼處理,聯合國受到中國強力的影響,會伸手去 InterPride 進去給意見,考量長期 UN 的合作且過往都是城市為命名, InterPride 堅持命名不能有台灣之類的,去年就發生一次,不過這也是我的臆測。

我覺得說受到政治壓力等等,且台灣又希望要求對方破例,這件事曝光的不夠好。可能是希望 InterPride 受到國際壓力目光,好讓人疑惑這個有點來由的命名堅持,但如果主辦方不承認一切壓力,只說是過往慣例就可閃避。拿的出實際憑據,或是讓 InterPride 內部人爆料,才能真正照妖鏡照到政治影響力出現。

BTW,如果希望照妖鏡照出妖來,聲明應該把英文放在前面,然後放 Twitter 啦

https://en.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1328&sms=273&s=98320

Excel 也有電競比賽,還上了 ESPN.. 嘗試假裝當一個電競看了直播錄影五分鐘,聽到主播沉悶的聲音看到一堆表格並列後,在討論桌面螢幕怎樣安排才比較好用大量的 Excel 表格後,大笑三聲來關掉...

https://www.givemesport.com/88045737-the-world-excel-championship-is-being-broadcast-on-espn

這題有點趣味,台灣的電信公司不曉得 RCS 支援度如何,好像還行,以及不曉得歐盟的數位市場法又是怎麼一回事,影響多大。倒是訊息的點對點加密,似乎如果強制要跨平台,或是使用 RCS,私訊就應該無法點對點加密了。
--

歐盟3月通過《數位市場法》(Digital Markets Act,DMA),將強迫大型傳訊服務與小型傳訊平臺互動,代表未來使用不同傳訊服務的使用者,都可以彼此傳遞訊息或分享檔案。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52430

這種公開的討論真的不錯,讓大家可以提早面對現實,感覺現況要討論到軍事現實後,兩岸才有一點點機會可以逐漸往和平走,不然都是依靠神經病來決定民眾和全球生死,很悲催。
---
华盛顿智库兵棋推演显示美台能抵御中国攻台

上周末华盛顿的一个智库进行了一场为期一天的复杂兵棋推演,演示了中国的任何攻台尝试可能对整个印太地区造成多大程度的破坏,以及该岛会对北京方面的军事力量构成多大的挑战。

https://cn.wsj.com/articles/%E5%8D%8E%E7%9B%9B%E9%A1%BF%E6%99%BA%E5%BA%93%E5%85%B5%E6%A3%8B%E6%8E%A8%E6%BC%94%E6%98%BE%E7%A4%BA%E7%BE%8E%E5%8F%B0%E8%83%BD%E6%8A%B5%E5%BE%A1%E4%B8%AD%E5%9B%BD%E6%94%BB%E5%8F%B0-11660102205?st=lyy3eeqyldn0lhw&reflink=share_mobilewebshare

看到 Vice 上的文章大笑。

跟 Facebook 的 AI 聊天機器人 BlenderBot 提問是否相信 Favebook,結果 bot 回答:「當然不相信,還說你看到不知道 Facebook 賣個資的事件嗎」

繼續問 bot 你這樣答難道不怕被關掉? Bot說,可能吧,至少他們不能再用我來賺錢...

那些科幻片中壞掉的AI,原來也都是真的,據說這些回答都是搜尋結果來的,可想而知壞的更厲害啊。

https://www.vice.com/en_us/article/qjkkgm/facebooks-ai-chatbot-since-deleting-facebook-my-life-has-been-much-better

說真的,阿共如果不是這樣莫名其妙歇斯底里的反應,台灣人包含我自己,會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裴女士是誰;中國又有多少人認知到台灣又拉攏一位重量級朋友?

現在可是全世界連續報導2週以上了,戰狼外交超級成功的案例。

Wowowo, 看到這新聞,巴西的國際遊戲節有個人的演講主題,本來要講遊戲設計的未來,結果當場把題目換成「為何NFT是(遊戲界)的惡夢」,演講中,也不忘批評大會的加密貨幣相關贊助商,說他們跟這個領域沒有關聯,因為沒有關聯,只好用錢「買」關聯。演講的當下還有贊助商想要衝進去阻止他~

仔細查了一下,他講的還不是什麼一般討厭 NFT 之類的話,仔細分析了為何 NFT 帶來遊戲設計的災難,其中一個批評是NFT 導致遊戲設計往 Play-to-Earn 前進,很容易在設計中沒有娛樂僅剩下經濟;以及鼓勵於遊戲中真實金錢交易的價值,進而創造更多作弊的誘因,打破融入遊戲沈浸體驗的 Magic Circle 。

https://www.pcgamer.com/developer-turns-future-of-gaming-talk-into-a-surprise-attack-on-conventions-nft-and-blockchain-sponsors/

《死亡代理人》這個動畫,大概是一部我無法愛上,但不得不承認是討論我特別喜歡的末世主題中,討論的最好的一部。

看了不少末日主題的電影,通常都在刻畫人心在末日的敗壞,以及心存那一點善意的人,要怎麼在敗壞的人心環境中抵抗這種腐蝕。不過死亡代理人突出的討論到更深層的問題:如果終將滅亡,那為了人類存續而苟活下去人,一定要為了前人而活下去嗎?為了終結個人的孤單而毀滅延續的可能,是正確的嗎?而無法顧慮他人而活的人,又有存在的意義嗎?